• 新闻网
  • 旧版入口
  • English
Cinque Terre
Cinque Terre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11 阅读量:


编者按: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校师生结合实际收听收看大会直播实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现刊发部分师生的学习体会,供大家交流讨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陈善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指出,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上,充分肯定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们为实现民族复兴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中国共产党人宽广厚重的家国情怀。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深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必须注重坚定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注重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必须注重引导大学生热爱党、追随党,自觉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 叶万海: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学习好、传承好、落实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使命,我们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弘扬辛亥革命先驱们的精神,担当历史责任,不负韶华,不懈奋斗,成就大我。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力量,我们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理解在辛亥革命以来11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自觉听党话、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学、思、践、悟马克思主义,把思想武器转变为斗争利器,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积极作为。

研究生处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熊竹韵: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我备受鼓舞、精神振奋。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怎样去实践才能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目标。作为一名研工部的老师,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需要探索与开创精神,需要革命先驱那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志品质去克服困难与挑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主动承担起成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奋进者、模范者的责任,以真才实学和务实肯干服务于学校的研究生管理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资环学院地理科学2012班学生 冯玉鹏:辛亥革命以来,110年筚路蓝缕,中华民族一次次探寻着救亡图存的出路,在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华民族都展现出了不畏强权、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燃起了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的熊熊斗志。作为一名退伍大学生士兵,从校园到军营再回到校园,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将牢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珍惜大学的学习时光,练好本领,在新时代走好自己脚下的路。

外国语学院日语2011班学生 谢美婷:孙中山先生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辛亥革命的先驱们义无反顾地肩扛救国的责任,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如今生活在这安定的中国,将牢记辛亥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把辛亥革命精神传承下去。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更要努力学习知识,用知识报国。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19级工程管理专业学生 苏定邦: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夙愿”,实现这一夙愿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同拼搏。我很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奋斗的时代,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要挺身而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时刻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把“爱读书,爱公益,爱锻炼”贯穿整个大学生涯,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锻炼职业技能,为今后担当起“建设强国”的责任,挑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打好坚实基础。

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科1911班学生 姚静: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我认识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正是有了无数革命先驱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有幸生在和平年代,生在富强而又美好的新时代,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应该继承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转化为自己奋力前行的力量,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做出青年学子应有的贡献。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政编码:441053

电  话:(+86-0710)3590876   3591876(传真)

接待/接访电话:0710-3593296(24小时)

版权所有:湖北文理学院

备       案:鄂ICP备1700235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4号

维护制作: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