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6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武汉隆重开幕。王蒙徽同志代表中共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报告。学校教师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部署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贡献湖文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法学院党委书记 王礼刚教授:王蒙徽书记的报告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省委贯彻新发展理念、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决心和信心,报告内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吹响了湖北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号角。作为一名在襄阳的高校教师,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通过学术报告、理论宣讲、座谈研讨等方式,把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引向深入。按照党代会报告擘画的蓝图,深度聚焦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打造襄阳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建设襄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力发展襄阳都市圈,支持襄阳打造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持襄阳建设联结中西部新通道的核心枢纽节点”具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充分发挥高校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主动谋划一流课题,积极服务襄阳经济社会发展,为全省建设先行区贡献湖文智慧和力量。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院长 张弢教授: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中,7次点名襄阳,襄阳要抢抓国家在中西部布局建设高等教育创新综合平台的重大机遇,积极打造国有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以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为重点,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学校要抢抓发展机遇,更加主动融入并服务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在隆中实验室建设、企业科技攻关、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积极作为,推动湖北文理学院建设成综合型大学并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早日实现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愿景。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 余海忠教授:省委书记王蒙徽的报告,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气势恢弘、催人奋进。报告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省委省政府对襄阳寄予厚望,提出大力发展襄阳都市圈,打造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扎根襄阳的地方高校,我们将抢抓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围绕“创新”和“应用”做文章,全方位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地方中打造人才培养特色、做大做强应用型学科建设、彰显湖北文理学院人的担当与情怀,齐心协力、同心同德、锚定目标,早日实现“更名综合性大学”“获批博士授予权”的学校事业发展宏伟目标。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袁在成教授:王蒙徽同志的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湖北工作的奋斗历程和主要成就,统筹谋划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愿景,历史成就振奋人心,发展愿景催人奋进。作为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师,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以学院“十四五”规划为蓝本,在学院事业发展上坚持稳字当头,完整把握好、全面落实好院系发展理念。在补短板强弱项上要推进“质量变革”,长短兼顾、重点突破。在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上要迎难而上、克难奋进。在凝聚人心上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开拓创新的使命担当和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努力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早日实现学校“圆梦‘创大’”目标贡献外院力量。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副院长 朱运海教授: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全省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明确了方向、统一了思想、制定了目标、谋划了路径。此次党代会提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我们一直关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问题。近年来,学校旅游发展研究院以及生态实践智慧型文旅融合发展规划设计创新团队,围绕学校对口帮扶村的乡村振兴产业规划、市文旅局乡村旅游标准宣贯和各县市区A级景区式村庄创建指导,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地方的工作,帮助一些农业企业和美丽乡村走上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和团队成员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此次党代会精神,学懂悟透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文件,将党代会提出的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助力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任务要求落实落细。
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胡小林教授:王蒙徽同志在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文化事业,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推进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段话既指明了湖北省文化工作者在新发展阶段的责任使命,也指出了实现这一使命的方法路径。荆楚文化是荆楚大地人民几千年以来所创造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荆楚一地的民族特质和历史风貌,为湖北人民不断提供精神滋养和前进动力。作为一名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高校教师,我将努力地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更加自觉地传承与创新荆楚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改进教学模式方法,在科学研究方面加强荆楚文化的文献整理和时代内涵挖掘工作,让荆楚文化历久弥新,为推动我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晓翠教授:报告提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战略目标,极具时代性和前瞻性,也体现了湖北省委开拓创新的使命担当和实干作为。在党代会报告中,襄阳被点到7次。作为一名经管类专业教师和社科工作者,我将进一步把学习贯彻报告精神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与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主动融入、有效对接省党代会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紧紧围绕这些理论和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加快推动襄阳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刘祯博士: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战略目标,目标宏伟壮阔又求真务实,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报告提出“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等学校正肩负着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作为一名车辆专业的党员教师,我将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坚持服务需求导向,把论文写在荆楚大地上,全面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深化科教产教融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区域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智能驾驶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等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襄十随神”城市群汽车产业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汉江研究院 宋茂华教授: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湖北将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具体体现,更是推进湖北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研究区域经济的高校教师,将为多元化推动襄阳市县域发展实现路径,在明确县城产业发展定位、发展壮大县城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县域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议,为实现襄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汉江研究院 王翔教授:聆听了省委书记王蒙徽同志的报告后,我备受鼓舞、深感振奋。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深感责任重大,我将认真学习领会大会精神,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要立足新时代,用新发展理念来指导工作与实践,在教学科研中不断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科研与教书育人工作,持续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研究领域勤恳钻研,为建设构建湖北新发展格局贡献绵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