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
  • English
Cinque Terre
Cinque Terre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淡泊微言】以劳动之光照亮青春征途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30 阅读量:


五月的钟声即将敲响,在“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的时代强音里,我们迎来“五一”国际劳动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在校园里,“劳动育人、实践育才”的理念正化作生动图景——躬耕园里的青春身影俯身耕耘,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青年足迹遍布街巷阡陌,实践课堂上的创新思维碰撞出智慧火花。隆中山下,劳动正成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最亮丽的成长底色。

以劳动之犁耕青春之田:让成长在实践中拔节

果蔬田园错落有致,花木扶疏生机盎然,“一站式躬耕园”处处洋溢着青春劳动的气息。这里不是普通的菜园,而是学校劳动教育的鲜活课堂:从“劳动园种植课程”的播撒耕耘,到“校园环境维护”的日常实践,再到“生活技能大赛”的创意比拼,劳动教育融入湖文学子的成长基因。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融合的生动实践。学生们在给果树修枝时领悟“物育”的自然规律,在团队协作搬运肥料时体会“群育”的责任担当,在收获劳动成果时感受“心育”的价值认同。正如马克思所言:“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湖文学子用汗水浇灌的不仅是躬耕园的果蔬,更是扎根中国大地的青春理想。

以劳动之责铸品格之魂:让担当在奉献中升华

劳动教育是锤炼青年担当品格的熔炉,是培育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沃土。在襄阳的老旧社区,青年志愿者们蹲着身子为老人修剪指甲,俯下身倾听居民需求;在南漳的田间地头,“乡村振兴实践团”的学生们顶着烈日测绘土地,用专业知识助力产业规划;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文明创建志愿者”的身影穿梭不息,将劳动精神转化为守护家园的实际行动。这些沾满泥土的实践,正在重塑新一代青年的价值认知。当园林绿化师傅手把手传授嫁接技术时,学生们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的真谛;当在志愿服务中看到乡村的发展变迁,他们更深刻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真正含义。劳动教育告诉青年:真正的成长,在于走出“象牙塔”的舒适区,在躬身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以奋斗之姿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以劳动之志担时代之责:让梦想在奋斗中绽放

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节点,劳动教育承载着更深远的使命。学校紧扣“国之大者”,将劳动实践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紧密结合: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在企业车间改良生产工艺,地理科学专业的团队为山区绘制数字地图,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志愿者用短视频助力农产品销售……这些带着时代温度的实践,正在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青春因报国而壮丽,人生因奋斗而精彩。只有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劳动,才能成就无悔青春。今天的湖文学子,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劳动中读懂中国,在奋斗中定义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广大青年肩负“强国一代”使命,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挺膺担当、踔厉奋发,以实干作答、用奋斗破题,在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凝聚磅礴力量,让青春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绽放绚丽光彩!

(供稿:学工处)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学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政编码:441053

电  话:(+86-0710)3590876   3591876(传真)

接待/接访电话:0710-3593296(24小时)

版权所有:湖北文理学院

备       案:鄂ICP备1700235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4号

维护制作: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