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
  • 旧版入口
  • English
Cinque Terre
Cinque Terre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一心多环、心环相交” 创建学科交通特色——专访研究生处处长梁英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1-17 阅读量:


编者按:学校提出创建“以交通为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目标,日前,校园新闻网记者就交通特色的学科建设推进情况,采访了学校研究生处处长梁英。

 

记者:梁处长,您好,学校提出建设“以交通为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请问是如何设计交通特色的创建路径呢?

梁英:我们经过充分的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多次研讨,专家论证,确定学校的学科建设的交通特色的创建路径是“一心多环、心环相交”。

 

记者:能不能请您详细介绍下“一心多环、心环相交”的具体内涵

梁英:“一心”不是指交通类的某一个一级学科,是指围绕现代交通及其相关领域打造交通特色。

“多环”是指交通相关的主干学科、与交通领域深度融合的支撑学科和与交通领域或交通服务产业相关的潜在交叉学科。

“心环相交”是指各一级学科在遵循各自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主干学科发挥交通特色创建的示范引领作用,支撑学科主动地设立与交通领域深度融合的学科方向,潜在交叉学科主动地服务于学校交通特色创建战略。

 

记者:梁处长,我明白了,围绕交通特色这个“心”,有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潜在交叉学科等多个“环”。根据学校现有的学科类别,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潜在交叉学科分别涉及哪些学院呢?

梁英:主干学科主要涉及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和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等三个学院。支撑学科涉及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等四个学院。交叉学科与潜在交叉学科涉及美术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等五个学院。

 

记者:学校提出的远景目标是到2030年,基本形成交通特色,跻身省级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建成综合实力位居省属同类高校前列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到2035年,交通特色逐步彰显,若干学科省内一流,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请问现阶段支撑交通特色主干学科建设推进情况如何?能不能简单介绍下。

梁英:主干学科涉及的有关学院都积极行动起来了,主动加强与交通特色的融合,明确学科方向,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社会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发挥在学校交通特色创建中的主干学科作用。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以交通运输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申报为契机,摸家底、定方向,围绕智能出行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交通设备检测技术等学科特色。

机械工程学院从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先进焊接与机器视觉技术三个研究方向,支撑交通设备的先进制造、车路协同、智能网联等智能交通特色方向。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围绕“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以“绿色道路建养与防灾减灾”为主线,积极打造“道桥检测与养护”、“交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和“绿色道路建设”的交通特色研究方向,并以此支撑交通运输专业硕士学位点的申报。

 

记者:请问现阶段交通特色的支撑学科建设推进情况如何?

梁英:在支撑学科所涉及的学院中,数学与统计学院一方面通过加强平台建设、加大学术交流、提升学科办学层次等措施,不断提升数学基础理科对交通特色的支撑能力。同时,组建了“面向大交通学科工程技术问题的数学理论应用研究”的跨学院、跨学科科研团队,通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交通特色学科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一方面不断提升物理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强化理科基础和支撑作用;同时,以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与开发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柔性光电子材料在汽车交通领域的交叉融合应用,服务交通特色学科建设。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通过绩效考核和科研倾斜等政策,大力扶持食品的贮藏及运输、旅行食品开发、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利用、车用新型材料的开发与利用、燃料电池的开发及应用等与现代交通产业交叉融合的方向和领域。

计算机工程学院以支撑机电汽车学科群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物联网信息服务及交通优化等为特色方向。跨学院组建联合科研团队、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智能驾驶与智能交通方向、交通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的研究。

 

记者:请问现阶段支撑交通特色交叉学科与潜在交叉学科建设推进情况如何?

梁英:交叉学科与潜在交叉学科涉及学院中,美术学院围绕机电汽车学科群大力发展数字化设计,努力在产品造型与交通工具设计、视觉传达与数字艺术设计、城乡环境与公共艺术设计形成与交通特色学科交叉的方向,支撑交通特色学科的发展。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通过梳理学院教师队伍结构,凝练出交通地质工程、区域交通经济、旅游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等3个与交通特色学科相关的研究方向。

政法学院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与企业(交通)社会工作相关课程,开展师资队伍培训,增加企业(交通)社会工作方向,承接与企业管理相关的立法建设和横向项目,探索交通领域的社会工作或交通相关法律法规的学科交叉方向。

文学与传媒学院以厘清交通文化内涵为出发点,深挖襄阳文学与文化领域内交通文化内涵,拓展交通文化学科领域。

外国语学院通过青年教师开展“基于交通特色的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加强交通类相关专业的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措施,探索“外语+交通学科专业模式。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政编码:441053

电  话:(+86-0710)3590876   3591876(传真)

接待/接访电话:0710-3593296(24小时)

版权所有:湖北文理学院

备       案:鄂ICP备1700235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4号

维护制作: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