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名师】管文娟:坚守“四心”铸师魂,笃行致远育英才
时间:2025-11-04 作者: 浏览次数:
四时俱可喜,最好是新秋。近日,2025年省委人才办、省教育厅“楚天英才计划”教育人才项目“楚天名师”名单揭晓,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管文娟教授荣列其中。

管文娟长期耕耘在新闻传播学教学一线,积极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教学成果丰硕,教育质量突出。她曾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主持省级一流课程、省级本科课程思政项目及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学校教学名师、教学标兵和师德标兵,并获襄阳市“优秀共产党员”“身边时代先锋”等荣誉称号。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初心、恒心、匠心、爱心”始终是她前行的精神支撑与动力源泉。
以初心锚定方向,将思政融入育人全过程
管文娟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她主讲的《新闻学概论》是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的首门专业理论课。她将培养具有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与工作取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目标,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
为推进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管文娟带领教学团队深入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一核五翼”为框架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注重中国国情教育的有机融入。她组织“每日阅读主流媒体新闻打卡”活动,要求学生每日至少阅读一篇主流媒体新闻,教师每周统计督学、课堂分析点评;开展“致敬新闻人”课程思政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访谈襄阳新闻媒体一线优秀新闻工作者,制作专题视频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场域思政教育。
她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新闻播报与点评、“致敬新闻人”主题演讲、邀请新闻专家进课堂等形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活跃度。多年耕耘终见硕果,《新闻学概论》课程于2016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21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5年又成功获批省级本科课程思政项目。
以恒心攻克难关,让坚持开花结果
为促进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与传媒行业实践的深度融合,2022年3月,管文娟启动了“襄阳新闻事业口述史”项目,带领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共同开展口述史采集工作。项目历时近两年,期间困难重重。团队成员缺乏口述史经验,管文娟便从零开始培训,指导学生拟定提纲、实施访谈、撰写文稿。访谈对象难以约请,部分老前辈身体状况欠佳,在职媒体人工作繁忙,往往需多次沟通方能成行。面对挑战,团队及时转向线上访谈,通过反复电话联系与微信沟通,逐一落实访谈任务,最终完成对36位新闻人的深度访谈。管文娟感慨道:“这两年几乎牺牲了所有周末,过程虽艰,回首却觉一切值得。”团队成员、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张仟表示:“在访谈中,我们常被优秀新闻人的事迹深深打动。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教学,更让我们感受到新闻教学里的‘大思政’。”

2023年11月,“襄阳新闻事业口述史”项目入选第九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并进行成果展示。2024年1月,项目成果《襄阳新闻事业口述史》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正式出版,获得襄阳市委宣传部、襄阳市融媒体中心等单位的高度评价。
以匠心打磨细节,用科研服务社会
管文娟的研究方向聚焦文化传播与传媒产业发展,重点致力于非遗传播研究。
2024年3月,她所带领的文学与传媒学院非遗传播研究与实践团队受相关部门委托,协助襄阳红糖饼等三个项目申报湖北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襄阳红糖饼虽为市民所熟知,但其非遗价值一度受到质疑。从专业角度评估,若作为传统技艺类项目申报,因工艺相对简单,获批难度较大。管文娟指出,非遗项目须具备较长的传承历史,故而厘清历史渊源至关重要。通过查阅文献,她在清代杨宗时编纂的《〔同治〕襄阳县志》中发现襄阳小年以糖饼祭灶的记载,社区老人访谈也印证了这一习俗。由此,团队确立将该项目作为民俗类非遗申报的路径。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管文娟与团队成员系统梳理出襄阳民间小年习俗的“备灶、扫灶、行灶、祭灶、食灶”等环节,阐释了红糖饼制作及相关习俗从祈福延吉到家风传承的深厚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2024年12月,文学与传媒学院非遗传播研究与实践团队协助申报的“襄阳红糖饼制作及相关习俗”等三个项目均成功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团队撰写的项目保护发展报告也被襄阳市非遗中心采纳应用。
以爱心陪伴成长,做学生的引路人
在文学与传媒学院,许多学生亲切地称管文娟为“管妈”,这一称呼背后是温暖与信任。
2024年12月,正值2022级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攻坚与求职关键期,双重压力令不少学生身心俱疲。一天,管文娟突然接到一名学生的电话:“老师,我好难受,论文写不下去了。”她立即回应:“现在停下来,关上电脑,去校园里走一走。”十分钟后,她又致电询问:“你下楼了吗?”通过持续通话,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次日,在协助该生分析并解决论文问题后,管文娟鼓励道:“要对自己有信心,困难是暂时的,我们共同面对。”她还联系同组学生,提醒他们关注这位同学的状况,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此后,管文娟持续关注该生的论文进展与心理状态,给予关心帮助。2025年5月,该生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良好。随后,在求职阶段,管文娟继续给予鼓励,并利用自身资源推荐岗位。6月底,她再次接到该生的喜讯:“管老师,我收到录用通知了!第一个就想告诉您!”
执教多年,管文娟的学生满意度评价始终位居优秀等级。她指导的本科生多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在省部级学科竞赛中获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及其团队荣获校级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和优秀学术团队称号。
管文娟始终坚信“爱是教育的灵魂”,她说:“教师的职责与使命,是让学生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里有光。”
审核:汪萃萃
责编:程威 王礼刚


返回列表
最新阅读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4号      维护制作:党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