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
  • English
Cinque Terre
Cinque Terre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党建及文化引领行动:学校举办第三十五期“湖文读书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16 阅读量:


(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汉江研究院 通讯员 高慧霞)5月15日下午,湖文读书会第三十五期在图书馆二楼德园举行,学校资环学院副院长孙小舟教授以“和”为主题作经典导读分享。学校党委书记吴超仲线上参加读书会,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樊现场参加。读书会由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汉江研究院李骜教授主持。

在感悟经典环节,孙小舟从《诗经》《论语》等经典著作切入,系统梳理了“和”的文化渊源。他指出,《诗经》中《鹿鸣》《关雎》等篇章通过宴乐、婚恋等场景展现和谐之道,《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体现了处世与治世的准则,《礼记・中庸》将“和”提升到“天下之达道”的哲学高度,提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终极追求。他结合《说苑・敬慎》“父子不和,其世破亡”、《汉书》“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等论述,强调“和”在家庭修养、人际交往中的实践意义,以《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阐释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展现了“和”思想从伦理范畴到哲学命题的升华过程。

在践行经典环节,孙小舟表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破解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增进世界人民福祉贡献了中国智慧。他还分享了“六尺巷”的谦让典故以及《左传》中齐景公与晏婴“和而不同”的君臣之道,强调在差异中寻求平衡、以包容化解分歧的智慧,为现代人际关系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历史智慧。

在研讨经典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和”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文传学院向天圻同学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当铭记古圣先贤的谆谆教诲,将“和”的理念深植于心、笃践于行。

政法学院金艳晨同学建议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设立师生沟通平台等方式,将“和而不同”理念融入校园文化,营造多元包容的学术与生活氛围。

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江汉研究院执行院长朱运海引用《中庸》名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提出化解内心矛盾需修养心性,以理性调节情绪,实现内心平衡。

学工处处长叶万海认为,"和"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工作中,大家应当以"和"文化为指导,促进师生关系融洽、校园氛围和睦,让"和"文化成为思政育人的重要根基。

在诵读经典环节,与会师生齐声朗诵了《礼记》《论语》《荀子》等经典著作中关于“和”的名句。

本次读书会由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汉江研究院(孔明书院)、学生工作部·学工处和团委联合举办,选修《中华经典导读与践行》的学生、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以及其他自愿参加读书会的师生代表现场参加活动,各学院学生代表在“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视频连线参加活动。

审核:朱运海

责编:胡磊 王礼刚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学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政编码:441053

电  话:(+86-0710)3590876   3591876(传真)

接待/接访电话:0710-3593296(24小时)

版权所有:湖北文理学院

备       案:鄂ICP备1700235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4号

维护制作: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