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记者 卜润慧)9月20日,襄阳市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对接活动在我校举行。襄阳市副市长徐晶华,湖北省公共就业创业指导与信息服务中心主任涂威,武汉理工大学刘喆教授,学校校长杜国锋、副校长秦军荣、党委副书记王瑶珺,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市人社局、教育局、经信局等市就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在襄高校领导,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双创团队及大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徐晶华指出,襄阳市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实施一系列战略性政策与举措,积极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在稳就业、促创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他强调,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联盟机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部署的重要行动。要以机制建立为新起点,聚焦在襄高校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提升”,加快完善高效稳定的“政校企社”四方联动机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动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构建从入学到毕业、求职到就业、适岗到发展的全周期服务体系,促进本地高校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杜国锋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将就业创业工作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构建了“全程化、立体化、个性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持续为襄阳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他强调,通过联盟高效运作,可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为大学生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提升其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助力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顺利过渡。

活动中,市人社局、经信局、教育局等市就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五所在襄高校,襄阳市企业联合会及襄阳市人力资源行业协会共同建立了在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联盟机制。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湖北文理学院分别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蔚蓝通用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微硕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协议,共建新能源产业学院、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新材料产业学院和电子信息产业学院。

刘喆围绕学生生涯教育、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及社会机构赋能等作主题演讲。

会前,徐晶华一行参观了高校毕业生双创成果实物展和创新创业项目集中展示,并与参会的100余家企事业单位代表及求职学生互动交流。

审核:汪萃萃
责编:程威 王礼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