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栏目 / 校园资讯 /  正文

学校承办湖北省教育经济学会、湖北省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

时间:2025-11-10    作者:     浏览次数:

(教师教育学院 通讯员 张克明 雷玉菊 乔陆)11月8日,湖北省教育经济学会、湖北省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学校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樊教授,湖北省教育经济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雷万鹏教授,湖北省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会名誉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晓燕教授,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国卫研究员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湖北省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田鹏教授出席开幕式。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襄阳市—湖北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共同体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会议。学校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刘天娥主持开幕式。

张樊向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年会以“教育综合改革、资源配置与法治保障”为主题,紧扣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关键议题,旨在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支撑教育强国建设汇聚智慧。此次会议不仅是发掘和培养教育研究人才、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

围绕加强学科与学会建设,刘国卫强调,要提高站位,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精神,服务教育改革与法治大局;要锐意创新,发挥专业优势,推出更多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要完善治理,促进学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雷万鹏指出,本次年会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背景下的重大议题,回应人口变动与资源配置的现实需求,视野前瞻、方法扎实,兼具学术传承与创新活力。

李晓燕认为,会议为教育经济与教育法律的交叉融合搭建了交流平台,有助于推进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保障人人享有优质教育机会。

在主旨报告环节,雷万鹏提出应建立与人口变动相适应的教育供需机制,优化师范教育结构与教师编制管理,推动教育资源在城乡区域间公平高效配置。湖北省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会副会长、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康翠萍聚焦“新质人才”,阐释其创新、数智、融合等特征,探索培养新路径,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彭湃基于准自然实验评估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政策效应。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教授席波系统梳理了我国职普融通的政策演变与实践现状,建议以特色融通、集团化办学和评价改革推动类型教育融合。武汉大学教授殷朝晖通过大数据分析,总结高校交叉学科设置的时空特征并提出优化策略。学校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王炜探讨民办幼儿园新时代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应构建结构合理、要素完整的财务适应性体系。

会议设“基础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改革”“教育发展与规划”“教育法治”四个分论坛,与会代表分享了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为新时代教育变革提供了多元视角与路径参考。

闭幕式由湖北省教育经济学会副会长、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李仁平教授主持。各分论坛代表进行总结交流。田鹏作会议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形式多元、议题聚焦,积极回应人口变动、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时代命题。他呼吁与会者凝聚共识、深化协作,推动会议成果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实际成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次年会由湖北省教育经济学会、湖北省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会联合主办,学校教师教育学院承办,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及《教育与经济》《湖北教育》《成功》等杂志社共同协办。

审核:滕建河

责编:程威 王礼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