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
  • English
Cinque Terre
Cinque Terre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荐好书•共赴春日阅读之约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23 阅读量:


书籍是心灵的灯塔,是通向智慧的阶梯。静心阅读,不仅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更能涵养精神、启迪人生。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值此书香润心、品味文字的美好时节,学校党委书记吴超仲教授、校长杜国锋教授,为广大师生推荐六本值得深读的好书,愿大家在阅读中感悟时代脉动,在书香中汲取奋进力量。

 

推荐人:学校党委书记  吴超仲教授

说明: 大党智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长期执政

《大党智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长期执政》

者:祝灵君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4

ISBN9787509865996

推荐语:《大党智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长期执政》是一部立足当代、放眼历史、剖析现实的理论佳作,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能够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保持蓬勃生机、实现长期执政的根本原因。该书既是对百年奋斗精神的时代诠释,更是面向新征程的思想动员。通过阅读此书,广大师生要在学理层面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规律性认识,在情感层面厚植与党同心同德的价值认同,在实践层面淬炼服务“国之大者”的能力本领,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凝聚思想共识、汲取智慧力量、激发奋斗动能。

说明: 习近平引用诗词

《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

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

ISBN9787020186662

推荐语: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语言。《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系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古典诗词名句,从时代背景、哲理意蕴、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是一部融合政治智慧与文化温度的学习读本。该书以诗言志,以文化人,是广大青年学子感悟文化自信、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读物。希望师生们通过沉浸式阅读,不仅能欣赏到古典诗词之美,更能领悟到治国理政之理,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融中涵养人格、提升修养、坚定理想,不忘初心使命,牢记“国之大者”,扛起复兴大任,不负人民期望。

说明: 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价值

《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价值》

者:亨利·基辛格 埃里克•施密特 克雷格·蒙迪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2025

ISBN9787521769432

推荐语: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人类社会的认知体系、治理方式与价值体系。《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价值》深入探讨了AI技术迅猛发展所引发的人类价值问题。该书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AI能做什么,更要慎思它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存在方式与社会结构。希望广大师生以此书为鉴,增强科技意识、伦理思维与战略眼光,在理解技术的同时更坚定人类立场,在参与创新的过程中守护文明方向,真正做到在AI时代“为人立言、为人守魂、为人明德”。


推荐人:学校校长  杜国锋教授

《百年先锋》

者:《党建》杂志社,中国传媒大学组编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

ISBN9787107386534

推荐语:《百年先锋》是一本讲述信仰之光与精神之源的时代之书。全书以百位先锋模范人物和集体为切入点,通过鲜活生动的讲述方式,铺陈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画卷。书中有革命烈火中的赤诚担当,有建设年代里的无私奉献,也有新时代奋进者的铿锵足音。身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节点,愿广大师生赓续红色血脉,从先锋故事中汲取精神滋养,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争做可堪大任的新时代先锋。

《不尽长江滚滚流: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

者:凌金铸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4

ISBN9787313303653

推荐语:《不尽长江滚滚流: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是一部沉潜于中华文明深处、娓娓讲述文化根脉的佳作。本书以“十二讲”的形式,从孔子老子到青铜玉器,从长城造像到水墨书法,以思想为脉络,以器物为媒介,纵横古今,融汇文理,构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图谱。希望全校师生通过阅读此书,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跨越古今的文明对话中,汲取智慧力量,涵养家国情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勇担时代使命。

《科学与文化:院士谈创新源头》

者:汪品先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2024

ISBN9787511582836

推荐语:《科学与文化:院士谈创新源头》是一部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启发创新思维的深邃之作。作者汪品先院士以科学家的视野和教育家的情怀,探讨科学如何走出实验室、走向文化高地,展现了科学的本质不仅是发现真理,更是打开认知世界的钥匙、点燃创新火花的源泉。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愿我校师生以本书为引,拓展思维边界,激发创新潜能,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交融中,勇做知识的探索者、真理的追问者、创新的实践者,共同书写新时代的高水平人才培养篇章。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学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政编码:441053

电  话:(+86-0710)3590876   3591876(传真)

接待/接访电话:0710-3593296(24小时)

版权所有:湖北文理学院

备       案:鄂ICP备1700235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4号

维护制作: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