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院 通讯员 占正丽)9月23日,教师教育学院特邀全国优秀教师、该院2006届校友柳振学做客草庐讲堂,分享其扎根乡村教育的初心故事。
此次讲座中,柳振学以《把良师益友当做一生的追求》为题,结合19年乡村教育实践展开讲述。2006年6月毕业后,他主动加入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即“三支一扶”项目),被分配至地处鄂赣交界、交通闭塞的阳新县洋港镇任教。起初,当地艰苦的环境让同批支教教师相继离开,后续调来的老师也陆续调走,即便面对简陋的教学条件,加之自身因小儿麻痹症导致的行动不便,他从未动摇育人决心。
从教19年来,柳振学始终坚持骑摩托车穿梭于乡村山路,走遍辖区每一户学生家庭,用脚步丈量教育温度。他还详细介绍了“追梦班”的育人实践,分享了自己长期资助困难学生的经历,以及被学生用“镁”形容的暖心往事——学生眼中的“镁”,既象征他性格中“富有延展性”的包容,更代表他对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陪伴与支撑。“学生的每一次蜕变,都是我坚守乡村教育的最大动力。”柳振学动情说道。
讲座尾声,柳振学勉励在场学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键要守好教育初心。心有光芒,必有远方。”
审核:滕建河
责编:卜润慧 汪萃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