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资讯 /  正文

【中国教育报】教师教育学院:深耕幼教守初心 润泽沃土育新苗

时间:2025-10-20    作者:     浏览次数:

湖北文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自2004年创办以来,积极探索“校园政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成为推动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协同育人 三方联动破解产教脱节

“说话做事接地气,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表现很不错!”“专业素养高,应变能力强,很有爱心,家长们很认可”……这是用人单位对湖北文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普遍评价。面对高等教育与行业需求的衔接难题,该专业通过构建“高校-幼儿园-政府”协同育人机制,整合高校理论优势、幼儿园实践资源与政府政策支持,构建起深度联动的育人体系,有效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湖北文理学院联合襄阳市教育局健全协同育人制度,搭建了高校、幼儿园、政府三方常态化协作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实践资源配置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

专业实施“教师入园计划”,深度参与20多项园本课题,把实践问题转化为教学研究方向。聘请13名省级示范园骨干教师担任校外导师,全程参与课程设计、实习指导和论文答辩,“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8%。这种双向深入的合作,既让教育教学更接地气,也为专业理论提供了实践支撑。

湖北文理学院牵头组建“区域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创新“多方联动・轮值教研”机制,通过“望闻问切”四步诊断法(观察现场、深入了解、访谈需求、梳理问题)与“五环”解决模式(收集、介入、支持、改进、共享),有效解决园所难题。平均每年开展跨园教研20场,孵化《家庭教育课程》等10项资源包,指导申报教科研项目10余项。一位参与教研的园长感慨:“这种模式就像及时雨,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教学难题,老师们受益匪浅。”

2023年,襄阳市—湖北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项目落地,标志着这一模式走向成熟。

科教融汇 科研反哺课堂育创新人才

以“科研滋养课堂,数据启迪教学”为主线,湖北文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形成科教融合育人体系。

聚焦幼儿发展评估、早期干预策略等前沿领域,将科研成果系统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让抽象的科研方法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工具,形成特色课程模块与校本教材。近五年,5个特色课程模块、4本校本教材从科研成果中诞生。

师生共研机制让科研成为教学的“动态课堂”。围绕“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家园共育模式创新”等主题,设立20余项师生共研项目,吸引近百名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数据采集、案例分析、报告撰写,全流程参与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

2020年,湖北文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2022年,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教师团队入选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毕业生以“懂研究、会实践”的特质受到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90%,60%的毕业生在入职五年内主持或参与教科研项目,成为幼儿园教学创新的骨干力量。

贯通培养 职前职后锻造终生成长链

湖北文理学院将“培养终身学习者”作为目标,构建以“师德情怀+反思实践”为核心的关键能力矩阵,建立“培养、追踪、反哺”动态体系,打破职前职后界限,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幼教路上持续成长。

专业团队深入调研50余家幼儿园、分析300余份问卷,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动态优化8个课程模块,专业课程全部融入思政元素,4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隆中名师、名园长每年开展十余场“师德大讲堂”,以榜样力量浸润师德。近五年,11门课程获评校级一流课程,20项教研项目落地,4项教学成果获奖,为职前培养筑牢根基。

依托“感知-介入-实践-研究”培养思路,构建“全学程、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见习、研习、实习”实践教学活动,锤炼学生专业能力。五年来,学生在“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200余项,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20项,毕业论文优秀率达10%。在湖北省第二届“人文社科之光”短视频大赛、第二届全国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百生讲坛”等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赛事中斩获佳绩。“绘梦”实践团队入选团中央“千校千项”项目,获批湖北省志愿者协会优质项目团队。15名学生加入“格桑花”“雪莲花”支教团队,远赴西藏、新疆支教,将爱心与知识播撒在边疆。支教队员柯爽表示:“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守护孩子成长,是青春最闪亮的记忆。”

为毕业生建立终身发展档案,通过定期回访、需求调研,为学生职场成长提供科学指引。70%的毕业生扎根幼教一线,98%考取教师资格证,“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口碑深入人心。“母校不仅教会技能,更塑造‘爱孩子、懂孩子、成就孩子’的信念”,毕业生反馈道。

医教融合 响应托育升级新需求

面对低生育率背景下家庭教育精细化与早期教育专业化的新趋势,湖北文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探索推进“教育+医学”跨界融合,引领学前教育改革新方向。

专业开设《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婴幼儿发展科学》等课程,目前由医学院教授博士、医院儿保专家等组成的跨学科教学团队已基本组建完成,旨在让学生既懂教育规律,又通儿童健康知识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付诸实施。这一改革于2024年获批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

专业与托育机构共建6个实训基地,涵盖婴幼儿健康评估、感统训练、营养膳食等方面,从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到常见健康问题干预,对学生进行全流程训练,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同时拓宽了就业方向。近三年,20余名毕业生顺利进入托育行业,探索多元化职业发展路径。

专业教师与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婴幼儿健康发展、家庭教育理念的普及等活动80余场,开发《亲子互动游戏资源包》《家庭教育100问》等10项成果,惠及万千家庭。

初心不改,步履不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湖北文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正以“校园政协同”为笔,以“科教医融合”为墨,努力培育卓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书写“幼有优育”的时代答卷。

(刘天娥 谢岭 张莎莎)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5-10/16/node_144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