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
  • English
Cinque Terre
Cinque Terre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中国教育报】湖北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构建数字经管人才培养新生态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15 阅读量: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数字中国建设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湖北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紧密对接“新文科”建设要求和汉江流域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经过八年多的实践探索,构建了以“数智驱动”为战略引擎、“三链融通”为顶层架构、“五元协同”为实施路径的特色育人模式。该模式以数智化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产业链需求倒推教育链设计—教育链重构赋能创新链突破—创新链突破牵引产业链升级”的融合闭环,以及“政府搭台、高校主导、企业赋能、科研院所支撑、行业协会指导”的“政产学研协”协同育人生态,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数字人才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一、课程平台筑根基,夯实三链融通基础

经济管理学院以“数智化课程+实践平台”为双轮驱动,打破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壁垒,构建起相互支撑、循环提升的融合机制。

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该学院围绕产业链数字化岗位的能力需求,重构“公共基础—学科交叉—专业核心”三级数智化课程体系。公共基础模块开设《Python程序设计》《人工智能概论》等通识课程,夯实学生的数智技术基础;学科交叉模块建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数字经济学》等课程群,推动科技与经管学科深度融合;专业核心模块设置《智能财务数据共享》《智慧供应链》等特色课程,精准对接行业数智化应用场景。

为提升课程质量与教学实效,该学院采取“模块化、项目化、数字化”路径系统打造高阶数智“金课”。目前已获批省级一流课程9门,12门课程引入AI助教实现智能化教学,80%的专业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建成涵盖320个微课视频、18个虚拟仿真实验、56个企业真实案例的数字化资源库,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实践同步更新,有效破解了传统课程与岗位需求脱节的问题。

实践平台是学生能力转化的重要载体。该学院构建了“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三级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商科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平台,整合武汉超算中心等科研资源,引入阿里巴巴国际站、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中化现代农业(湖北)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真实项目,形成全链条实践支撑。基础实践层面,通过企业脱敏数据开展市场需求预测等验证性训练,提升学生数智工具应用能力;综合实践层面,联合企业实施跨境电商数字营销等实战项目,强化专业场景融合能力;创新实践层面,聚焦产业痛点,引导学生开展成果转化型研发。例如,物流系博士团队指导学生研发的《基于涡流管制冷的保鲜装置系统V1.0》获软件著作权,并应用于农产品冷链领域,为企业节约成本20万元。通过系统化实践,学生数字技术应用能力达标率从65%提升至92%。

二、跨界项目促耦合,深化三链融合效能

为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与创新链从“基础融合”迈向“深度耦合”,经济管理学院着力打破学科壁垒与教学局限,创新组建跨学科“双师双导”团队,整合校内计算机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等优质师资,联合企业技术骨干和科研院所专家,形成教学协同与项目指导团队。例如,“智能财务创新教学团队”由财务管理与计算机专业教师共同组建,合作开发《智能财务分析与决策》等交叉课程;在智慧物流与供应链运营管理等课题中,多学科教师联合指导学生运用运筹学建模、Python技术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系统思维与交叉创新能力。

积极推行“课程+项目+竞赛”闭环育人机制。将50余项企业真实项目嵌入课程教学,分解为模块化任务融入课堂,实现教学与产业同频共振;优质项目对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大赛”等国家级赛事,由校企双导师团队靶向指导,形成“课堂学知识、项目练能力、竞赛出成果”的递进培养链条。同时,将竞赛中涌现的优秀案例和创新方案转化为教学资源、实训项目及省级以上创新课题,实现“竞赛赋能创新、成果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

三、五元协同聚合力,汇聚协同育人合力

为突破传统校企二元合作局限,经济管理学院构建“政产学研协”五元协同育人生态,明确各方权责,形成多向互动、资源互补的育人机制。政府负责搭建平台、制定政策、协调机制;高校主导人才培养与质量管控;企业提供项目、数据与导师资源,参与课程开发与评价;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撑与前沿培训,推动成果转化;行业协会制定能力标准、开展第三方评价,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对接。

推行“订单班+项目制”双培养模式,与浙江衡信教育科技公司等企业合作开设“智能财税订单班”,按岗位需求定制培养方案,企业全程参与教学,毕业生就业率显著提升。

建立“监测—反馈—优化”动态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测评、行业协会评价、科研院所反馈、政府政策引导等多渠道收集信息。2024年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61%,据此持续优化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四、成果导向验成效,凸显育人实践价值

经过八年探索,经济管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近五年,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大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00余项、省级奖项300余项,立项省级以上大创项目23项。1名学生获评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并获“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3%以上,40%毕业生进入中国移动、工商银行、阿里巴巴、海关等优质单位,毕业三年薪资涨幅达35%~45%,专业相关度达91.2%,数字经济领域就业比例显著提高。2025年,该学院凭借出色的人才培养成效获湖北省商务厅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奖励资金10万元。

“数智驱动・三链融通・五元协同”模式形成了一套逻辑清晰、操作性强的育人体系,以数智技术突破教学边界,以三链融通衔接供需,以五元协同凝聚合力,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该模式已在省内多所高校推广应用,协助共建数智化课程与实践基地,指导学生屡获竞赛奖项,展现出良好的示范价值。

面向未来,湖北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将继续深化数智化教学改革,完善“三链融通、五元协同”机制,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培养更多具备数字素养、家国情怀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经管人才,为汉江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李晓翠 秦军荣 李晶 王芬)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5-10/13/node_144747.htm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学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政编码:441053

电  话:(+86-0710)3590876   3591876(传真)

接待/接访电话:0710-3593296(24小时)

版权所有:湖北文理学院

备       案:鄂ICP备1700235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4号

维护制作:党委宣传部